论文著作
您的位置:首页>课 程>论文著作 >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诱导与培养

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诱导与培养

2009-04-20

作者:袁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教育不再仅仅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单纯重视知识的灌输,培养知识型人才,而是基于“人人都有创造力”,致力于开发人的探索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人才。初中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黄金阶段,广大教师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诱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几点见解。

一、 营造创新环境,诱导创新思维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如何营造好的教学环境,从而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加教学,作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要鼓励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在班级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可以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这样,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把握主体教育,发展创新思维

由于数学的教学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必须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发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思维也会异常活跃。此时,教师应淡化教师的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和主动探索的空间。

三、 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是扶持创新思维的土壤,鉴于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刚进校门的时候,第一节课就向学生发问:“谁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氛围。

其次,要从不同方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引导学生针对课本咬文嚼字提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师故意留出的破绽中提问题;引导学生在解题中提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问题等等,通过以上方面的训练,扶持学生的创新思维。

再次,要引导学生通过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及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来发散式地提出问题,并将新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引向后继课程,引导学生会提问题,培养扶持创新思维。

四、 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思维

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分别增加3厘米后,面积增加了69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学生极易产生求周长必须先找“长”和“宽”的思维定势,使解题进入误区。教学时,我们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图来,并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再让学生剪去3*3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形3),然后剪下图形2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与图形1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从实践操作中学生很容易看出新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原来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9-9)平方厘米,从而求出答案。

五、 精心布置作业,深化创新思维

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三类作业:A类:不限定格式的作业。如阅读参考书的相关章节,预习或在教科书上的白边处写批注等;B类:有指定要求的常规书面作业,要少而精;C类:设计一些半成品的题目,给学生存有思维的空间,解题时,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多元性的练习。例如: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另外,作业量方面,根据学生基础的程度,让学生自由挑选作业,也可以自留作业,受到学生的欢迎。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的情况千变万化,这就势必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要有越前意识,想出多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诱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